首页

舔女王丝袜美

时间:2025-05-25 15:36:27 作者:天津:龙舟竞渡迎端午 浏览量:28200

  中新社上海9月20日电 (记者 王笈 李佳佳)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的“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20日在上海开幕,展览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挖掘和展示敦煌文化的深度内涵。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集建筑艺术、彩塑艺术、壁画艺术于一身,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遗迹之一。

9月20日,“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图为“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本次大展聚焦“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文化、艺术、历史,以“文物+复刻经典洞窟+壁画彩塑”为形式,汇集100多件/套展品。其中,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中体积最大的“北凉石塔”、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六字真言碑”、证实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圣历碑”、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等多件重量级“国宝”首次亮相上海。

  值得关注的是,敦煌藏经洞文物《归义军衙府酒破历》三段借助数字化技术得以“相聚”。《归义军衙府酒破历》简称《酒账》,记录了1000多年前敦煌当地归义军衙府的公务用酒支出,涉及敦煌当时的政治、经济、外交、民俗、手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由于历史原因,《酒账》被一分为三:一段存于中国;一段流落于日本,后被捐献回中国,开创了敦煌文献回归故里的先河;一段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本次大展将《酒账》前两段的原件及第三段的复制件置于同柜展出。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复刻的莫高窟洞窟。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展览还复刻了敦煌莫高窟的6座经典洞窟,包括被称作“万神殿”的西魏第285窟、被誉为“最美飞天”的盛唐第320窟、“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的晚唐第17窟、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元代第3窟等,浓缩体现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历史。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告诉中新社记者,这6座洞窟的实体洞窟都非常珍贵,“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洞窟壁画的保护,因此这些洞窟平时不会对普通游客开放,主要供学术研究、艺术家考察。但是我们很想与普通游客分享这些精美的艺术,所以通过高清数字摄影、三维建模等技术复刻洞窟,让观众走进复制窟,宛若走进了真实的洞窟,获得更近距离的真切感受。”

  “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持续举办至12月20日。(完)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全球经济提供新动能(环球热点)

扩大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深远考量。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出,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强调“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湿冷魔法”袭沪:轨交部分路段停运 高速交通管制

小说《长安的荔枝》取材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古诗,但主人公的设置却不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而是一个将鲜荔枝从岭南运至长安的小吏。古代的很多小吏,包括一些普通人,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跟现代人的日常是非常相似的,能够产生古今共情。我的创作理念是,希望把那些没有受到特别关注的小人物故事,从历史长河中“捞”起来,只有理解小人物的生活及其所处的时代,才能反推并理解大时代变迁背后的真正动力。

地热、核能“余热”、光伏供暖 清洁热源全覆盖助力群众温暖过冬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传统洗钱渠道遭遇围追堵截。而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全球可兑换性、交易便捷性等特征,洗钱手法更加隐蔽、难以追踪,为洗钱犯罪打开了新通道,成为滋生一系列新型犯罪的土壤。

携手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习近平主席致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贺信凝聚合作发展共识与力量

位于磐石市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磐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英奎介绍,当地对已发掘的抗联房址、地窨子、防御墙、战斗位等遗迹采取回填、覆罩、原状展示等措施进行了妥善保护,并复原展示红军指挥所、红军医院、哨所等重要遗迹。后续计划建设红石砬子遗址综合管护中心、文物标本库房、考古工作站、考古实验室、考古科研用房等设施。

“第二十一届穗港澳粤剧日”系列活动在广州举行

这项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市16个区、500余所学校的16652名高中生参与。经过校级和区级选拔,来自116所学校的928名学生汇聚决赛现场,用流利的英语解读前沿科技成果,展现了上海的高中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传播能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